課程名稱: 靜心學書法
授課老師 : 黃綠堂老師 心得文標題 : 【我的人生三大樂】
心得文作者: 陳柏澐
心得內容:
我是為了喜歡終身學習、尤其最愛這門課而來竹塹社大的…… 算是一年多的小新生。 只要星期四晚一到課堂,牆上便掛滿學長姊用心臨摹或自運的厲害作品,每每令眾人專注的凝視與不斷的讚嘆…… 我知道,我在高手如雲的書法班上。 當羊毫沾點透明清水,再吸飽濃黑墨汁,意隨筆走揮灑於宣紙上,迤邐連綿成步步賞心與悅目的藝術創作,是這樣的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甚至許多同學的手指,在空中仿著老師的書寫而欲罷不能…… 我知道,我在黃綠堂老師的精彩書法課上! 老師功力深厚、厚積薄發之超強展現……沒有一種字體難得倒他!只要揮毫示範,就令人感到震懾佩服、屏息著目隨著就怕錯過任一撇捺…… 我也有我的人生三大樂。 我人生大樂之一,便在志同道合。 之前一直以為自己是孤鳥,愛看字帖愛手寫字愛看書法展……雖然孤獨但絕不寂寞。然而在參加書法班之後,我才知道有一群齊心並進的大雁豪群, 往同樣喜愛的方向、一起前進。有群人喜愛同樣的美學、有著同樣的磁場……那裡會寂寞?上課總被歡喜心及大笑聲包圍盈滿!現代人大多已被手機3C產品淹沒,能有這些夥伴、多麼難能珍貴! 人生大樂之二,還在有明師引導指點,身心俱進俱足。 從魏碑龍門二十帖的蒼勁大器威武遒勁、趙之謙的獨特風與老厚拙、黃庭堅的瀟灑不羈大鳴大放、王羲之的俊俏挺拔暢快行雲、到現在漢隸張遷碑的古拙可愛越發趣味……老師不只教我們書法,更教書道。他本人功力超神強大之外、更會和我們分享學書人生的心路歷程;而且教材多元,總會製作精美的講義和投影片,教我們:各名家之努力、如何落款、怎麼用印……潤燥、乾濕、長短、開闔、歪正、蒼勁及老辣、漲墨與飛白……鼓勵我們臨帖自運並行! 不只是練寫書法而已……可紮實學問,可交友廣闊,期末還有一家一菜的熱鬧大啖聚會,間之期中的全班看展或健行……在名家、大自然、與各種聊天中……學到更多、眾樂最高。 不敢說自己飛得有多高,但絕對飛得很快樂。與有目標的學長姐一起飛行,前面還有不斷努力認真進步的領頭雁!讓我們心情喜悅的跟隨著……在書法課的動靜學習上,我真正體會到「博觀約取」……視野開闊,求進若渴;沉潛涵泳,取其精華…… 所以人生大樂之三,不就在這種終身學習、充滿活力而且探索不完的喜悅探索之中?
課程名稱: 時尚服裝水彩
授課老師 : 陳柔瑩老師 心得文標題 : 尋找下半個彩繪人生
心得文作者: 陳建邦
心得內容:
記得從小就愛畫畫,而且當時唯一能臨摹的來源的就是日本漫畫書。在台灣早年的教育體系下,升學到入職場前,並不強調術科跟文藝的發展。也沒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取得正規的教育或觀念,因此在內心中的喜好與樂趣也一直深深藏著。一直到開始接觸社區大學選課,深深被老師的水彩作品所打動,開始尋找下半生的志趣。
水彩真的不是很容易掌握的媒材,需要很多的技巧且容易消磨樂趣。但在這次課程上,老師的授課方式並不強迫技術面(繪畫地獄),而偏重觀念與型意,這點是在延秋季班的時候,感受到跟春季班的課綱有很大的不同。新的課綱讓學員能夠發揮自己的特性。在作品分享時,常常可以從其他同學的作品中擷取自己喜愛的元素來嘗試不同的畫風。在沒有受限,輕鬆的環境下,將自己的想法與印象,透過顏料與畫筆,盡情揮灑於方呎之內。
本次的課程雖然著重在人物的基礎上,我們不免俗的學習了人像的基礎、包含五官、身型、手、足、明暗、衣著外,更跳脫了線條的束縛,而增加了塊面、布局、輕重、配色,以及最重要的簡化冗餘的元素。因此不但保留了人像的栩栩如生,又拿掉的影響畫面的所有部分,這個是傳統攝影上無法輕易做到的另類美感。此外,老師重視速寫的作法,對於人像整體的定位與比例,能夠以較低的誤差來放置於繪畫紙上,不會有頭大身小,或是畫到後期忍痛截斷身體的問題。
除了繪畫技巧傳授外,老師也會不定時的,介紹當代主流的藝術家作品,講解文藝圈的一些觀念與行規。另外,在臉書上分享所有學生的作品,不但同時間可以看到其他班級同學的作品,也確認自己的作品會被人家看到,這大大增加了繪畫的樂趣與獲得認可的期待感。
我在這個過程中,也透過繪畫我的朋友,不但得到成就感,也滿足了他們希望有一幅手繪人像的樂趣與期待。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這個是我在課程外,最大的收穫。非常期待能繼續參與老師下一期的規劃,在花卉與風景上的水彩,期許自己能在每個領域上,逐漸的補齊水彩的技法,最終成就一幅晚整的”作品”。
課程名稱: 美式排舞
授課老師 : 鄭惠月老師 心得文標題 : 學習美式排舞
心得文作者: 曾碧鈴
心得內容:
學習美式排舞
由於自己是個上班族,每天忙著工作、家事都沒有運動,看到這個課程吸引了我想來參加,但是又怕手腳太久沒動不靈活學習不來,心想試試看好了,於是就開啟了學習排舞的課程。
上了課老師的用心不停反覆的教導和練習,也請學習較久的學姐們互相幫忙指導,讓我們這些新手能很快的跟上,學習過程中有時雙腳不聽使喚,還有方向相反,覺得看似簡單,但來學習才知道沒有一步一步練習是學不來的,更需要老師耐心的分解動作,從不會到學會了好多舞曲,好訝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中也學會了。公參週站上舞台表演,給大家一個展現的機會,好有成就感,雖然只是個初學者,老師也鼓勵學員們勇於參加,讓學員們展現自己學習的成果太棒了。
學習美式排舞,不但不需要舞伴,而且沒有壓力,簡單易學適合所有人學習,自己就可以隨著優美的音樂跟著節奏拍子翩然起舞跳了起來,讓自己沈浸在舞蹈的世界,開心學習把每個動作調整到完美,而且不斷地重覆練習, 老師每堂課都會不厭其煩反覆的複習教過的舞步,搭配音樂讓學員們練習 ,把不熟的舞步及舞序不停的去練習,在輕歌曼舞中學習,讓舞姿更優美,在學習美式排舞中,不但能減少工作上的壓力,也是一項運動,讓身體更健康,使自己的肢體更協調和柔軟律動有序,不但在學習中忘了煩惱,全神貫注的努力記舞序,老師的用心,使學員們更認真不鬆懈。
老師也利用假日,帶著學員們做公益,自娛娛人,也帶著學員去社區,教小孩大人男的女的不分老少,學習美式排舞,不但可以紓解壓力還可以運動健身,推廣這項運動 ,輕鬆愉快的舞動著,只要有表演的機會,老師也鼓勵學員們不要怕跳就對了,大家穿上美美的紗裙 ,搭配優美的舞曲翩翩起舞,手舞足蹈一聲聲的讚美,使自己更有自信,更加愛上美式排舞,相信不會跳美式排舞的,只要來竹塹社區大學參加美式排舞班,一定學得會。
課程名稱: 卡拉OK C班
授課老師 : 駱正榮老師 心得文標題 : 快樂的歌唱
心得文作者: 張錦雲
心得內容:
快樂的歌唱
我喜歡唱歌,參加過幾個合唱團,享受唱歌的樂趣,也欣賞和聲的優美;但是婚後家庭、工作兩頭忙,就把這個嗜好束之高閣,僅是偶而隨興的哼唱幾句;歲月匆匆,我終於從職場功成身退,孩子也長大了,才有一些屬於自己的閒暇,朋友有時相約去唱卡拉OK,明明是愛唱歌的我卻很沒有信心,選來選去只會唱一些古董級的老歌或是學生時期風行的民歌,唱起歌來聲音卡卡的、澀澀的,彷彿喉嚨生鏽了,氣息也不順,常常一個樂句還沒唱完就忽然「斷氣」了,我怎麼了?是老了嗎 ?不行!我一定要好好練歌,找回歌唱的歡愉。
去哪裡唱歌?去合唱團練練發聲?去卡拉Ok班學學新歌?正猶豫時巧遇久違的學姊,她告訴我新竹教育大學聲樂老師駱正榮退休了,他在竹塹大學有開卡拉Ok班的消息,太棒了!學院派的聲樂老師來教流行歌曲,對我來說正是兩全其美,我毫不猶豫立馬報名。
駱老師親切隨和,臉上總是掛著微笑,上課時先教大家簡單的氣功,運氣、調息、發聲,他將學習多年的氣功心得深入淺出的指導我們,讓我們放鬆喉嚨,以正確的發聲方式唱歌,大家都認真的聆聽,用心的揣摩練習。上課方式是一次老師教新歌,下一次是同學輪流選唱自己喜歡的歌,同學唱完歌曲老師一定鼓掌並美言一番,讓同學們都有信心,再針對同學可以改進的地方加以指點範唱,舉凡唱腔、字韻、強弱、長短、共鳴位置…,經老師提點後同學再唱一次,簡直是脫胎換骨,常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對老師的學養及功力更是敬佩。老師教唱的歌曲是他精選出來的好歌,有經典老歌、金曲獎歌曲、名家點唱機每個月國台語新歌,讓大家廣泛的學習。
最新的長壽秘訣發表了,排名第一的不是運動,不是飲食清淡,而是唱歌!唱歌時氣息在體內運轉,可以按摩內臟,增強心肺功能,學習新歌可以保持大腦靈活,身心愉悅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好處不勝枚舉;唱歌可以獨唱解悶,也可以呼朋引伴,以歌會友,合唱、對唱、輪唱、和音,熱鬧滾滾其樂無比。
謝謝駱正榮老師不辭勞苦用心的教導我們,相信也因為您不止息的唱歌,利人利己,一定會身心健康長命百歲。謝謝班長王百川夫妻一直熱心的幫助同學們點播歌曲,處理班務,協助老師,讓課程進行順暢,當您們伉儷對唱歌曲時,我腦袋浮現的是「夫唱婦隨,琴瑟和鳴」,好幸福的一對璧人!祝福您們!
來吧朋友!一起來唱歌吧!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課程名稱: 烏克麗麗進階班
授課老師 : 林言齡老師 心得文標題 : 烏克麗麗快樂的彈唱
心得文作者: 廖金照
心得內容:
年過六十來學烏克麗麗,還好年輕時有跟過民歌風行,接觸過吉他,所以對烏克麗麗較不陌生,班上的年齡差異、職業分別,頗有社大的風格,就是只要你想學,不要介意你的年齡、你的職業、你的學歷,一起來學吧!所以我很快就從應該是阿公、阿伯的資格,變成廖大哥的身份,跟著大家快樂地彈唱。
林老師的課程比較著重在彈唱方面,選曲也頗有考慮,從早期的民歌:外婆的澎湖灣、廟會、光陰的故事等,及老歌:我的一顆心、好好愛我、望春風,也有關心到年輕的學員,而選了小幸運、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及Last dance等新流行的歌曲教唱,當然也選了大栗子樹下和天空之城這種指彈的曲目,讓學員們有著不同的學習體驗。上課時老師會先說明曲子的調性、節奏、指法、主歌副歌的分別,然後一遍一遍的帶著同學練習,逡巡在課堂裡,觀察著同學們的學習狀況,在大家對曲目較熟練時,還會錄影下來,放在群組中讓同學觀賞。
除了課堂上的教學,林老師也很熱心課外的學習活動,一期一會的成果發表會及公共參與週,老師一定會安排同學上台表演;如有新竹縣市的活動,老師就會積極爭取讓同學能夠參與,於是在表演的前幾週,課堂上的選曲決定、密集的排練、人員位置的考量,讓上課時的心情夾雜著緊湊、繁索、興奮、及一絲絲的期待,只為了上台後那短短的幾分鐘。就這樣,我們跟著老師跑上了巨城的舞台、走進了金石堂書局、迎著老人們好奇的目光在新竹市建國公園歡唱、北大教堂對面的北大公園更是在草地上及舞台上都表演過幾回,也配合竹塹老歌薰仲夏的活動,在關帝廟的廟前廣場唱著新竹風。種種的活動體驗,讓同學從上台時的緊張、雜亂、到現在的自如、享受,跟著同學們一起歡唱、一起樂活、一起成長。
最近Line上的流傳,說唱歌是讓人長壽最好的方法之一,自己在學習烏克麗麗的過程中,嘴又唱、手又彈、又跟著班上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活動,讓人忘了上班時工作的煩悶、年齡的漸長、也讓人忘了身心的將老,至於會不會長壽?這在生死簿上自有定數,不必去在意,倒是能嘻嘻哈哈、哼哼唱唱地快意人生,何樂而不為?要一起來彈唱烏克麗麗嗎?等你喔!
課程名稱: 輕鬆玩鍵盤-爵士音樂帶著走
授課老師 : 孫瑩潔老師 心得文標題 : 無
心得文作者: 葉祺婉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得知竹塹社大開了一門「輕鬆玩鍵盤-爵士音樂帶著走」的課程,就是手捲電鋼琴的課程,好奇心驅使下,上了體驗課後立馬報了名!
雖然以前接觸過鋼琴,沒想到手捲電鋼琴的鍵盤觸感不同,坦白說:剛開始因不適應手捲電鋼琴的鍵盤,竟有點挫折感,本以為小有基礎的自己應該很快上手,沒想到上了2、3堂課後仍不得要領,深深打擊了我的信心,原本有些想放棄了,但在瑩潔老師的細心、耐心個別教導下,不斷提點彈奏技巧、如何放鬆身體,尤其肩膀與雙手,且多次同時示範正確方式及錯誤方式,讓我逐漸體會其中差異,從而學到彈奏手捲電鋼琴的技巧,現在也慢慢得心應手了!
因今年春季班碰上疫情的關係,上了幾堂課後就被迫暫時停課,老師居然非常用心的陸續錄製了一些線上手捲電鋼琴的課程無償的提供給所有同學觀看學習,期許我們「防疫不放逸」,能在家自己持續練習,所以等到秋季開課後發現一些原本沒基礎的同學因有持續練習,都有一些進步,秋季開課後,老師更是很用心地對班上進行程度分組,為不同程度的同學準備不同的練習曲,老師選的曲子大都是過去耳熟能詳的,且不時的增加當下最夯的曲目,更增加了學習的興趣!
雖是團體班,但老師為每一位同學平均分配個別指導的時間,對於初學者,重點擺在彈出正確的音符及拍子的掌握,老師總是耐心地從左手、右手指法分開練習指導,再進行分段雙手合奏指導,並仔細觀看問題點,不斷提點、示範;對於較有基礎的同學,老師也常常能非常快速且一針見血地看出可以改善的地方,不僅僅是彈出正確的音符及拍子就好,更注重一些曲目細節、情感的掌握,經過老師建議、指導後,彈奏起來整首曲子真的比較流暢、也較能展現該曲目的情感表達,最棒的是老師經常鼓勵所有的人,且常常給我們到台前獨奏、練膽的機會,雖然大部分同學會因緊張而表現不好,但我相經過多次這樣的訓練,我們未來真能「輕鬆玩鍵盤-爵士音樂帶著走」!
收獲是需要更多的努力的!謝謝孫瑩潔老師不厭其煩的教導,讓我收穫良多,也認識了好多音樂同好,很棒的課程,期待更多喜愛鋼琴的朋友都一起加入這個優質課程,大家互相學習交流!
課程名稱: 帶著色鉛筆去旅行
授課老師 : 翁元俊 心得文標題 : 帶著色鉛筆去旅行
心得文作者: 楊文娟
心得內容:
退休之前常想著自己人生下半場該怎麼規畫?沒了工作的羈絆,可以四處走走逛逛;少了職場的競爭,應該更愜意的品嘗慢活的滋味,然而步入中晚年,也不得不服老,不能一味的橫衝直撞,到底什麼樣的課程對自己來說是挑戰不可能,卻也能陪伴自己到老?左思右想,找到一個平衡點,於是說服自己參加竹塹社大開設的「帶著色鉛筆去旅行」課程。
說「說服」其來有自。從小對畫畫最無可奈何,對輪廓沒概念,對色彩沒把握,最難的是對下筆沒信心,生怕糟蹋一張張好端端的畫紙,但想想反正退休後有的是時間,大不了「學書不成去學劍,學劍不成學扛鼎」,真的不行轉換跑道就是了,沒想到一晃眼五年過去了,從生手到元老,技藝未必精進多少,對畫畫的喜愛卻與日俱增。
先說指導老師吧!翁老師是全班年紀最小的,卻不擇手段的讓我們愛上這門課。老師從不規定我們畫什麼,也不需要我們照他的話做,不管我們挑什麼來畫,只要你開始畫,途中有任何挫敗,老師都有辦法讓它起死回生,老師在救畫的過程,是最珍貴的經驗傳授,一次次我們圍觀老師改畫,真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啊!有幾次,老師拿他微薄的鐘點費買「一百種味道」的甜點,讓我們邊觀察邊畫邊享用;他也會買美珍蛋糕,讓我們在又冷又暗的冬夜,溫暖而開心的畫著。
老師總是最早來最晚走,上課前他會徵詢大家想聽什麼音樂,然後讓樂音輕輕流瀉,慵懶音樂讓大家放鬆,主題音樂讓大家浸淫,就算遲不動筆也無妨,作畫只是生活美學的一部分!接下來老師開始忙了,要講授、要示範、還要一對一指導改畫,時間常常不夠用,於是大家協調出一種黑板掛號法,需要幫忙的在黑版上標上順序、寫上名字,然後每個人都能安心作畫。在班上,老師不會叫我們把作品排排站逐一評比,而是鼓勵我們畫累了起來「巡堂」,看看自己也欣賞別人,藝術無價,每一幅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真的無須透過比較來凸顯優劣。
我們畫家鄉的風土,也畫巴黎街景;我們流連日本廟宇神社、琢磨浮世繪,也透過描摹知名建築物向辭世的貝聿銘大師致敬!剛開始,我們都覺得不可能,一盒色鉛筆承載不了這麼大的重量,然而老師就是陪伴,並適時推一把,讓我們化不可能為可能。陸陸續續的,老師加入了透明水彩的技法,讓創作過程更豐富有趣,而我們也在小小的一方天地中,因著畫筆,心滿意足的環遊世界。
所以,如果按快門仍滿足不了對美的悸動,那就畫下來吧!如果邊境管制困住了旅人的腳步,那就坐下來畫吧!只要一枝畫筆在手,心中、眼底盡是丘壑!
課程名稱: 在大煙囪遇到樸門永續生活
授課老師 : 陳璿妃及講師群 心得文標題 : 在大煙囪遇見樸門永續生活
心得文作者: 邱晨
心得內容:
我以「大煙囪創意料理」講師的身分參與這堂「在大煙囪遇到樸門永續生活」,同時,我也參與了其他課程協助記錄,看著學員們一路走來,心中頗有感觸。
我本身在做食農教育,特別著重推廣在地食材。吃在地、當季的食物除了對身體好,還有一個好處,即是有機會可以去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最後一堂課我帶大家做彩色湯圓,包含紅色的火龍果、橘色的木鱉果、黃色的薑黃粉、綠色的艾草、藍色的蝶豆花、紫色的紫糯玉米等等。幾乎所有食材都是來自新竹的香山綠市集,艾草則是來自另一位講師的農場,距離大煙囪不過幾百公尺。我們還用了大煙囪雞舍出產的蛋和菜箱裡的羅勒做了歐姆蛋料理。
我從以前經營餐飲業時就發現,一般人不太注重自己吃下去的食物。那是因為我們距離生產端太遙遠,在全球化的商業系統架構下,超市裡的蔬果來自世界各地,我們沒有機會去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對食物也沒有太多情感。假設我們吃的菜都來自新竹、吃的蛋來自社區的養雞場,我們就有機會去親近去了解。
我曾參觀過一座位於德國的社區牧場。農場主人直接把牛養在住宅區裡面,旁邊被一排排的房子圍繞著。因為那座牧場飼養的數量不多,所以並沒有想像中臭味的問題,空氣中反而有一股淡淡的草香。不僅如此,社區居民還可以帶小孩來餵乳牛,並就近取得保留最多營養的生乳。這樣的社區小型農場,就是我理想中的食物系統,小而美,而且人人都可以參與。
在大煙囪上課的我們,正是在做這樣的一件事。半年前,大煙囪的雞舍還是一塊空地,從一開始上課大家整理空間、蒐集廢材蓋雞舍、利用廚餘種菜養雞、設計雨水回收系統和製作火箭爐等等,充分發揮了樸門「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的精神,直至最後一堂課,大家坐下來一起共享雞蛋和菜箱裡的美好產出。
看著學員們來上課時,都帶著自家農場的蔬果、自製的蜜餞、飲料來與大夥兒分享,同時也沒忘把家裡的廚餘帶來幫雞加菜。另有學員把家裡多餘的物品帶到大煙囪來,為基地增添不少器具,減少購買新的物資。同時,學員們也學會採集大煙囪附近的野菜回去加菜、並利用蒐集來的雨水餵雞等等。這些都是講師們在課堂上想要傳遞給大家的觀念: 珍惜身邊的資源,大地也會用同樣的愛予以回報 (像是雞蛋!)。
期待大家在這堂課結束後,都變成一顆種子,不管是從種菜、養雞、蒐集雨水、節省能源、或者減少消費等等,不管各位想從什麼樣的角度開始著手,希望大家回去之後,這顆種子都可以發芽、開枝散葉影響更多的人
課程名稱: 輕鬆賞鳥趣
授課老師 : 施明婷 得文標題 :
心得文作者: 郭惠香
心得內容:
我是109年春季開始上賞鳥課程,這個機緣也是很妙。108年社大成果展時,看到賞鳥的攤位,我就興致勃勃跑進去參觀,不過後來發現上課時間與我的國畫課一樣,所以就打消了念頭。不久之後因為文化局圖書館要拆掉重建,國畫教室必須暫時遷移到他處,老師也說新場地較小,無法容納原來的學員人數,希望先讓給資深學員,所以我立馬打電話到竹塹社大詢問賞鳥班是否還有名額,結果社大回覆是後補,當時心差點涼了半截,不過社大也是請我先到辦公室報名。一到辦公室工作人員電腦一查,就說剛才有一位退選,所以我可以報正取,當下實在太開心了!
開始上課後,我就開始注意住家周遭的鳥音,我住在青草湖附近,這裡有很多樹,所以鳥也不少,不過比較常見的也就是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大捲尾及班鳩之類的鳥,有一天聽到一種奇特的鳥音,我就把它錄下來傳到群組問老師,結果老師說有五色鳥還有白頭翁,其實我只注意到五色鳥奇特的聲音,沒想到老師聽得好仔細,讓我開始佩服起她的專業。另外令我開心的是原來住家附近有漂亮的五色鳥,而我竟然沒看過,只記得剛搬到現在的住家,有一天看到一隻青綠色的鳥快速飛過,實在也沒能看清楚啊! 後來認得五色鳥的聲音後,才發現原來到處都有五色鳥啊!
第一次室外課是到靜心湖附近,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看到好多種鳥,也終於仔細地觀察到五色鳥。原來老師她已經走了很多次,才能如數家珍的告訴我們那裡有黑冠麻鷺、松鼠和其他的鳥巢或樹洞,這可是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勘察記錄的。後來才知道老師為了觀察和拍鳥,常要跋山涉水,有時也需要長時間的耐心守候,才能拍到這麼多精彩的照片或影片,要我可沒耐心等這麼久。沒想到才上了3堂課就因為疫情而停課了,直到暑假才又復課。不過在停課的這段時間,並沒有讓我對賞鳥停下腳步,我就像一個好奇寶寶,鳥友跟我通報鳥訊,如果剛好有機會,我就會想去找找看,對於看到的鳥也會察閱圖鑑並記錄下來。
109年秋季班第一堂課,老師竟然給我們考試,要我們寫下圖片中的鳥名,結果我考了最高分,也順理成章地接下了班長的職務。這學期有幾堂室外課雖然上學期曾經走過,不過由於季節不同,又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候鳥。
上了賞鳥課,讓我開始細心地學習傾聽美妙的鳥嗚,仔細地尋找鳥蹤,原來鳥的世界也是如此多彩多姿,而我以前並未花很多時間來觀察了解並認識牠們。最後老師還告訴我們鳥的困境,賞鳥不只侷限在觀察及認識鳥類而已,我們的地球存在如此眾多的物種,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並保護牠們,當我們人類不斷地開發時,也能多為我們周遭的動植物設想,這也讓我的眼界和心胸又更開擴了呢!
課程名稱: 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
授課老師:周瞬裕 得文標題 : 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
心得文作者:黃呂傑
心得內容:
「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這堂課,當初報名時是被「演員」這兩個字吸引到,因為這輩子從來沒
有當過演員或演過戲,想說趁這個機會去體驗是很難得的經驗,但第一堂課才發現到這堂課跟我想
的完全不一樣,老師在每堂課都會先讓我們靜心,透過呼吸中去覺察自己身體此刻的感受,透過練
習中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呼吸的氣息都很短,在經歷幾堂課不斷的練習下,漸漸地感受到原來自己
身體胸口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而平時都沒有感覺到,導致呼吸的氣息無法吸到胸口,才常常覺得胸
悶。在課程的靜心也相當的重要,它讓我能將自己更全心專注的投入在課程中,能去覺察到活動中
的一些細微的變化及感受,而這些發現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與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反
映出一些生活中未曾發現的習性。
每堂課的設計,都不只是肢體動作或歌聲的展現,而是在這些即興的演出下對自己有更深層的認識
與發現,我記得有一堂課的舞蹈是要與異性肢體的碰觸,當下聽到時會擔心我這樣去牽對方的手跳
舞,對方會不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會排斥,內心有好多的小劇場不斷的在上演,這樣也讓發現到自己
生活中其實很在意著他人的眼光,也害怕著因表現不好被別人否定或拒絕,也因為如此寧可待在自
己的舒適圈內。在跟對方一起跳舞的過程,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我們不需要透過言語而是在眼神交
流與肢體的接觸中,就可以去感受對方的訊息,比如對方的身體此刻是緊蹦還是放鬆,感受到對方
是否想要主導這支舞還是想要搭配著我,但有時兩方都想要主導時,那要怎麼才能讓這支舞蹈繼續
流動下去,就像生活中當兩方有不同的意見想法時,雙方都有情緒時該如何去磨合溝通,若對方想
主導這支舞但自己卻不想配合時,就像生活中自己得壓抑下不舒服的情緒來配合對方,但長期這樣
的壓抑卻是造成關係上的疏遠。
每次的課後老師也會邀請我們去梳理剛剛整個課程中的心得收穫並記錄下來,這些記錄對我相當重
要,它讓我能重新的去認識自己,不斷的去發覺那些矛盾與衝突背後的原因。一直以來以為演戲是
需要是科班出生或著是經過密集的上課訓練出來的,但這過幾堂課的洗禮下,我發現到原來我們生
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演戲,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的演員,只是都忘記或忽略了自己此刻正在再演哪一
齣戲或扮演哪一個角色跟他人對戲,透過課堂的一次又一次的演練中,我們也正在學習如何找回自
己身體最初的本能。
課程名稱: 與孩子談性,你準備好了嗎?
授課老師 : 蔣範華 心得文標題 : 性教育,需要你我
心得文作者: 陳慧珍
心得內容:
上老師的課程,超出我一開始對性教育的認知,也發現自己對性議題認識十分薄弱,原來,性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學校接觸到的僅在性知識,父母親對於性教育的難以其齒更無從教起的同時,一句“等你大了就會懂”當時還小不明白,長大後真的懂了嗎? 一樣沒有解答的我,直到開始探尋自我學習。
回憶自己的成長,迷惘、不知所措、羞澀、期待、浪漫、夢幻交織著。與家人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著自己與另一半的關係、認識界線,如何劃清心理界線、孩子成長發展段中未滿全的部分對孩子的影響力。雖然生理年齡成長了,心理卻還未成熟。
跟著老師結構性的學習,讓我有更清楚的架構認知性教育是如何影響範每個家庭與成員。從孩子階段、到伴侶,及自己的下一代,是如此的深遠。
印象最深刻,是課堂上提到性暴力與性心理的狀態,心理發展健全與否對於一個人的性行為影響如此重要。從小缺乏老師、家人給予性教育的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老師釐清與說明了,自己更具足、更敏銳的注意到性騷擾、約會暴力的產生,每天與人互動過程中,又有多少人因缺乏認識疏忽了周遭潛在危險,身為一個女性,一位阿姨,一位姑姑,一位同事、一位朋友的我,可以做什麼? 讓更多人意識 並防範未然。
就從自己開始做起吧,學習正確的性教育觀念、破除社會上、電視、電影中的似是而非,透過真實的對話與分享, 引發自覺,實踐在生活中的性教育。
更新時間:2021-02-02 13:25:37|點閱次數: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