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 | 主 題 | 內容 | 主 講 者 | 地 點 |
11/4(一) 1900-2100 | 明日竹塹 | 年提出『智慧,樂活』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軸,提供市民便利、舒適以及智慧化城市! |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博士 | 新竹市教師研習中心3樓演講室 |
11/5(二) 1900-2100 | 打造文化城市-從歐洲看台灣 | 歷經世代積累的文化資產(cultural heritage),是一個城市獨特魅力的根源-包含有形的文化景觀、建築、博物館典藏,或者無形的工藝技術、文化祭典和生活傳統。在歐洲許多國家尤其可以看到,透過完善的政策規畫保存豐富的文化遺產,此遺產並成為當代城市發展的創意寶庫。而規劃與設計自在地文化土壤出發,城市或得以在全球同質化的浪潮中保有無可取代的獨特性。本次演講將藉由幾個案例的分享,希望和參與者共同演繹自「文化」出發的「城市」觀點。 | 江明親 教授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 |
11/6(三) 1900-2100 | 智慧的未來城市 |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通過廣泛的資訊技術的應用,使人們在城市領域的生活中能擁有加更細緻與幸福的生活體驗。本次演講內容將以影片導覽與簡報的方式介紹目前世界各國之智慧城市發展現況,了解各典範城市案例的創造過程與對市民帶來的好處與影響,使學員可對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科技與最終實現成果可獲得一完整概念。 | 楊奇達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服務實證中心智慧生活前瞻應用組組長 | |
11/7(四) 1900-2100 | 台灣經濟會不會「敢貿」?「敢貿」是不是一定要吃「服貿」?吃了「服貿」有沒有後遺症?這一帖「服貿」不需要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是否就要依照經濟部、行政院、立法院或總統的指示服用?在媒體混亂與政黨惡鬥的紛紛擾擾中,請來聽聽學者從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與未來,診斷台灣經濟體質,談談該怎麼樣看待「服務貿易協定」。 | 、方晴薇、柳欣庭、柳宗輝、徐書琪、郝家鳳、常立珍、黃素玲、劉金菊 | ||
如何實踐尊重遷徙人權 | 望藉由討論遷徙人權的正確實行方式,帶領社會大眾認識「遷徙人權」與「人口販運」,學習如何尊重遷徙人權及多元文化,洞悉移工(民)對台灣社會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反思個人經驗和移動族群間的連結,扭轉過往對移工(民)及人口販運被害者的負面刻板印象及誤解,促進一般民眾與移工(民)的良性互動;並強化社會大眾不協助、不參與、不從事人口販運犯罪的觀念,更期望大家願意適時地伸出援手,幫助有需要的移工(民),盼能共同打造一個尊重遷徙人權的友善環境與家園。 | 張英陣 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
11/9(六) 0930-1130 | 公視電影院 | 王傳一飾)李世誠飾)趙駿亞飾)信一該如何贏回兒子心目中英雄的地位?兒子以撒該如何面對因為棒球簽賭臭名纏身的父親?教練天見又該如何在信一與以撒之間修復裂痕頗大的情感呢? | 新竹市青少年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