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於我們
新竹市竹塹社區大學 簡介
 
本校前身為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於2002年成立, 2016年5月因應國家終身學習政策與貼近新竹市終身教育學習發展走向,正式更名為「新竹市竹塹社區大學」。本校長期培力在地個體與群體,從符徵(signifier)的在地公共性議題到符旨(signified)的多元文化反思,以建立批判反思與創新的公民精神環境。為實踐上述公民價值,本校設定『立足傳統、追求新知、敏於思考、樂活關懷』為辦學理念,以創造思辨的終身學習場域,並最終達成『打造全台灣最值得信賴的社區大學』辦學願景。四項辦學理念簡述如下:
 
1、 立足傳統:傳統不是守舊,而是以在地化、在地學習為出發點,強調地方特色、在地知識以及民眾社區參與意識的實踐,在此基礎上,加上因應時勢、社會變遷而在辦學內容的改變與創新,建構成本校可長可久生生不息的辦學傳統。
2、 追求新知:提供民眾眾多且多元優質之課程,協助社區普遍建立學習型組織,養成民眾努力好學、求知若渴的學習態度,以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之來臨,拓廣視野、建立世界觀、建構現代公民社會。
3、 敏於思考:本校是一個能自我省思之有機體,隨時思考以「挑戰與創新」自我砥礪,也希望能培養學員民眾具有尋求與接納不同的思考面向,以培養尊重多元思考,批判反思與創新的公民精神。
4、 樂活關懷:本校希望除了積極建構快樂溫馨的學習情境,讓民眾樂於學習;並積極引領民眾參與公共議題,關注社會現象和議題及弱勢群體的關懷扶助,以落實公平正義社會之實現。
 
本校以理念、願景及SMART目標設計原則為基礎,規劃六大辦學目標:(1)厚植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2)推動環保生活與數位科技、(3)深耕生活美學與藝術教育、(4)倡導婦女新知與性別平等、(5)促進健康生活與高齡福祉、(6)強化社區發展與食農教育,以因應當今國家重大發展政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社會需求、高齡政策及教育部終身教育環境之蛻變。而為達成上述辦學目標,本校依三大課程規劃方向來設計多元化的學習課程。三課程規劃方向分別為(1)學術課程的反思批判、(2)社團課程的公民參與、(3)生活藝能課程的公共化。循此,本校開設之課程分為三大學群,分別為(1)生活美學與多元文化、(2)地方永續與環境守護、(3)婦女新知高齡福祉,而學群規劃的課程其學習範疇已涵蓋六大辦學目標,故能幫助學員透過「參與、學習、體驗、實踐」之步驟,增進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並進而逐步達成本校教育目標。
 
本校遵循辦學理念、辦學願景及辦學目標規劃設計三大學群多元化課程,提供新竹市民多元化的終身學習機會並提升其公民素養。此外,本校透過「社區發展中心」功能組織,協助在地社區永續發展及開設社區協同課程培育地方人才。本校中期校務發展計畫已明定五項辦學特色,分別為(1)地方創生(北區舊港島區域再生)、(2)環境教育(食農教育、海洋河川濕地守護等)、(3)符號消費(竹塹走讀、老屋保存活化、推廣非物質文化十二婆姐陣頭等)、(4)女性賦權(女力成長課程、婦女場館經營等)、(5)公共議題(新住民、客家族群扶助課程等)。
 
社大官網連結:
 
臉書粉絲專頁:
 
Line帳號連結:
請搜尋@fit3827u(須包含@)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youtube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