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園吟詠憶風流
塹城林占梅家族興建「潛園」起於清道光年間至清同治三年(1864)完工,佔地2甲餘(約30畝),工程費18萬兩,其位置約於今新竹市中山路與西大路西北角,石坊里、大遠百、西門市場一帶。「潛園」與當時位於竹塹城北門外的「北郭園」、霧峰「林家萊園」、台南「吳園」、板橋「林本源邸園」,並稱台灣五大名園。在竹塹城,民眾常稱呼城內的潛園為「內公館」,城外的北郭園則為「外公館」。而客居在這兩名園的文士、門客,與主人翁們詩文往來頻頻,引領北台風騷;故而有「內公館、外公館詩文若拚館」之時諺流傳。
可惜的是「潛園」之景今已不得見,但從潛園幕客.林亦圖所作的〈潛園紀勝十二韻〉亦可窺見其大略的風貌了
·潛園紀勝十二韻 作者.潛園幕客.林亦圖
此間小住即成仙,景物撩人別樣妍;
使酒連番開笑口,尋詩竟日聳吟肩。
靜編籬落栽紅槿,斜倚闌干釣綠煙(釣月橋);
涵鏡軒迷楊柳岸(涵鏡軒),
鬧春樓醉杏花天(鬧春樓);
愛廬雅癖懷陶令(陶愛草廬),
拜石閒情慕米顛(香石山房);
棲鳳碧梧堂爽朗(碧棲堂),
盤螺幽境路回旋(小螺墩);
臺凌書舫通香榭(嘯望臺、鄰花書舫、掬月弄香之榭),
閣接蘭汀繫畫船(爽吟閣、蘭汀橋、吟月舫);
菡苕池環三徑曲(浣霞池),
芭蕉牆護一亭圓(宿景圓亭);
窗中梅影庭中月(二十六宜梅花書屋),
檻外嵐光閘外泉(留香閘);
留客竹鳴新雨後(留客處),
迎風萍約彩虹前(雙虹橋);
源添水活饒情趣(清許橋),
垣借篁圍結淨緣;
差喜逍遙林下樂(逍遙館」、林下橋);
潛園勝蹟許流傳﹖